关于转发市人事局市发改委镇江市新能源产业人才引进与培训计划的通知 镇政办发〔2009〕189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 现将市人事局、市发改委《镇江市新能源产业人才引进与培训计划》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镇江市新能源产业人才引进与培训计划 市人事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镇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引进与培训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使镇江新能源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能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跨越发展,现就新能源产业人才引进与培训制定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到2012年,引进、培训新能源人才约6.5万人次,其中引进3.1万人,培训3.4万人次,使我市新能源产业从业人员由目前的近3000人增加到3万人以上(详见附表)。 太阳能光伏产业:到2012年引进和培训各类人才2.5万人次,重点引进机半导体微电子、光电材料等专业本科以上人才8100人,培训1.3万人次。 风能核能装备制造业:到2012年引进和培训各类人才3.9万人次,重点引进机风能与动力工程、空气动力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以上人才1.3万人,培训2万人次。 生物质能产业:到2012年引进和培训各类人才1400人次,重点引进机生物发酵、热控专业等本科以上人才400人,培训800人次。 二、工作要点 (一)着力引进和培训新能源人才。依托“331计划”等政策措施,每年开展多形式、多频次的境内外招才引智活动,积极引进新能源产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鼓励企业引进领军人才,努力培育新能源产业旗舰和龙头企业,对引进领军人才成功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力争到2012年,引进新能源产业领军人才100人。由市人事局负责,辖市区联动,每年至少赴国内高校人才集中区开展5场以上新能源产业人才专场招聘会,吸收毕业生到我市新能源企业发展,力争到2012年,引进新能源相关专业毕业生2万人。 (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以光伏产业、风能核能装备制造业、生物质能产业的重点企业为载体,围绕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到2012年,新建成3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实现每个十亿元新能源企业至少有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每个规模新能源企业原则上要设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 (三)促进校企合作。加大与国内外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机构的交流合作,鼓励国内外研发机构来我市建立研发中心。搭建高校与新能源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组织高校到企业进行巡回演讲和技术交流等活动,开展高校与新能源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鼓励新能源企业在相关高校设立专业奖学金,储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四)加大培养技能人才。定期开展新能源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按照新能源企业发展需求,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努力建设一批适合产业发展方向,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公共实训基地,加强技能培训。由镇江高专、镇江技师学院、社会培训机构等相关实训基地为其量身定制新能源人才培训方案。平均每年培训1万人次,到2012年,培训总数达到3万人次。 (五)开展新能源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引导新能源企业有计划的组织员工实训,通过开办MBA、工程硕士等硕士学位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新能源人才。在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中增加新能源技术课程,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能源技术,其中,初级技术课开设2门、中级技术课开设1门、高级技术课开设1门,供专业技术人员自主选择,按需学习。组织高校和新能源骨干企业编制新能源知识普及读本,在全市范围内普及新能源知识。以企业内训为主,社会中介机构培训为辅,采取网络教育、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到2012年新能源企业所有人员培训一次。 主题词: 能源 产业 人才 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9月27日印发 共印50份 附件: 镇江市新能源产业人才引进计划表 产业类别 现有人才总数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0—2012年人才需求 总数 本科以上人才需求 光伏产业 2050 2850 4100 4600 11550 8100 风能核能 装备制造 600 4700 6600 7550 18850 13000 生物质能 250 150 200 250 600 400 合 计 2900 7700 10900 12400 31000 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