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长政办发〔2010〕9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建立和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规范社区工作,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快我市和谐社区建设步伐,现将《关于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关于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意见 二○一○年七月五日 关于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意见 为进一步改进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社区工作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推动我市和谐社区建设,根据2010年5月13日中共长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专题会议纪要》精神,现就建立和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基本思路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以社区为单位,将每个社区按照300户(居民)左右规模划分成若干网格管理责任区,各网格包含驻区单位、若干个整体楼栋,作为社区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在责任网格中按楼幢(院)分别设立楼(院)长,形成社区、责任网格、楼(院)长三级组织网格,确保社区每家每户均处在管理网格之中。社区责任网格要求“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将社区事务分配到每个网格,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于每个网格,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管理网格体系,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服务重心的下移,管理职能的下沉。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队伍建设社区工作人员配备要适应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坚持精干高效、职责明确、层次分明、一岗双职或多职的原则,分两个层次:一是社区居委会成员按五人配备,分别为居委会主任一名,副主任2名,委员2名。二是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配备社区工作协理员,按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的原则,平均分配到社区范围内每个网格中,作为该网格的管理责任人。不分专业、不分条口,全面负责网格中的事务,原有政府职能部门下派到社区的劳动、司法、计生等专管员,按一岗双职的要求,承担网格责任人职责,接受社区居委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现有社区工作人员不足需配齐网格责任人的,可以优先从该社区企业下岗居民中聘用,工资待遇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三、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目标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在基层执政方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要坚持为民、惠民、便民宗旨,努力在社区建立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渠道畅通、服务有效的工作体系,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实现社会管理服务触角有效延伸。把社区责任网格作为基本管理单元,把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拓宽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全面有效覆盖。二是实现社会管理服务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网格化管理,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方资源,做好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政府部门需要委托社区办的事项,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给予社区必要的支持,使基层问题依靠各级力量和各种资源协同解决。 三是实现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依靠管理网格,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平台,推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社会化服务。四、社区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街道办事处担负着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领导和监督责任。要制定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如定期交流制度、社情民意研判和分层分类解决问题制度、服务情况报告和反馈制度、工作保障制度、网格化管理工作评估制度等。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全面推进,高效运转。社区居委会成员是网格化管理具体责任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者,要科学划分网格,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精心组织实施。 社区工作协理员是网格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职责是:第一,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定期到网格内巡视,做到“六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居民服务需求清,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清。第二,全面负责网格内党群服务、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计生防保、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等公共服务事宜。一般性工作现场处理,登记备案;需协调性工作,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商处;突发性工作立即上报,社区紧急处理;需要审批工作,掌握信息,上报社区或街道受理审定。第三,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尤其是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特殊住户的便民服务。第四,组织协调驻区单位、物业管理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居民小组代表、楼院长、社区志愿者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第五,组织网格内居民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楼院文化、家庭文化等文体活动,引导居民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为。第六,发动群众认真清理脏、乱、差,美化社区环境,建设整洁优美的文明社区。第七,协助做好网格内治安保卫、民事调解、流动人口管理,帮助刑事解教人员,防火防盗等工作。第八,按照社区居委会统一安排,认真做好社区其他阶段性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