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开展2010—2011年度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长府办发〔2010〕51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市农委《关于开展2010—2011年度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二日 关于开展2010—2011年度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的实施方案 市农委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开展2010—2011年度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意见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0〕128号)精神,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我市现代农业的进程,利用今冬明春时间,在全市大力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习、大总结、大培训、大提高”为主题,以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应用农业科技、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部门主导、社会参与,通过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推动冬春农业农村工作深入开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 二、具体安排 (一)时间安排 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从2010年10月下旬开始,到2011年4月下旬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下旬—11月中旬),制定并下发全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根据本方案,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与省级联系包保单位进行对接。11月15日市举行全市冬春科技大培训活动启动仪式。 第二阶段(2010年11月中旬—2011年4月中旬),全市大规模地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 第三阶段(2011年4月下旬),对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进行总结和验收。 (二)目标任务 1.培训500名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指导员。依托省、市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开展一周左右的规范化培训。 2.培训5000名农业科技示范户。依托农业技术指导员,每人负责10户左右,通过入户服务、现场指导、集中培训等,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 3.培训6万名骨干专业农民。依托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民创业培训基地,以及其他各类县级以上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开展规范化的就业与创业技能培训。 4.培训86万名农业生产明白人。依托各类培训资源,通过组织巡回宣讲、实施远程指导服务、开展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组织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村妇女人数达到培训总人数的40%以上。 各县(市)、区要按照市里提出的指导性培训任务计划(见附件2),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具体实施单位。 (三)主要培训内容 1.政策理论知识。重点让农民了解中央、省、市及当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措施,了解具体的操作程序、办法和要求。 2.种养业重大和关键技术。重点围绕实施增产30亿斤商品粮、发展棚膜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重大农业工程项目,各县(市)区要重点筛选一批增产增收效果好、抗灾减灾作用明显、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和关键技术,让农民熟知和掌握这些技术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 3.就业与创业技能。重点针对县域内农民从事二、三产业与实施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培训,主要包括农机使用与维修、动物防疫、沼气生产、村镇建筑、农村特色手工艺以及其他农业农村特色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所需的城市生活常识、权益保护、安全生产、艾滋病防治等相关知识,农民创业理念、创业技巧、创业政策等。 4.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技术。重点围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等培训合格从业者或带头人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形式 1.结合项目集中办班培训。结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等项目,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骨干专业农民等,按规定标准和要求集中办好培训班。 2.安排产业专家巡回授课。围绕各地产业发展需要,选择一批技术能力强的产业专家和学者,深入乡村开展巡回授课和专题演讲,并组织一批“土专家”在当地开展现身说法。 3.利用平台远程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长春数字化学习港、长农网、农技服务热线——“农技110”等平台的作用,及时为农民解疑答难、传播技术、交流信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资源,通过开设专栏、安排专题讲座等实施远程指导服务。长春电视台将开设“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专家讲堂”栏目,围绕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和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确定专题,制作播出系列专题节目(具体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4.组织科技人员入户指导。组织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和下乡进村入户,帮助基层和农民总结今年农业生产经验、研究制定明年生产计划、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5.根据需要外出考察学习。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组织农村基层干部、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民创业学员等,走出去考察交流,学习提高,进一步开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野、增长促进科学发展见识、交流增收致富经验、学习先进适用技术。 三、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要把这次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全市有关“三农”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的一个实际步骤,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措施,统筹推进。本次活动由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畜牧局、市妇联以及市农科院等共同组织开展,成立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和专人负责,加强对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的情况调度、工作指导和检查总结。 (二)落实技术包保责任 协调8个农业科研与推广单位,对我市10个县(市)、区进行技术包保对接(见附件3)。各县(市)、区要积极主动地与包保单位沟通联系,为包保单位开展培训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共同做好大培训各项工作。 (三)加大投入 各县(市)、区要紧紧依托项目推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深入开展,尤其要大力组织实施好中央和省安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试点、绿色证书培训以及市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奖、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认真组织好新农村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省和市在农业和农村实施的重大农业工程项目中有关农民培训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科技人员下乡、组织农民培训、宣传发动等必要的经费投入。参与活动的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科技力量,抽调精干的管理人员,落实具体的工作目标,集中时间全面投入到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当中,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四)注重搞好宣传引导 要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宣传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好做法、好典型,营造社会氛围;宣传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先进人物事迹;宣传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典型,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和发展生产的主动性。 附件:1.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指导性培训任务分解表 3.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包保任务表、 附件1: 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陈 巳 副市长 副组长:史长友 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德祥 市农委主任 成 员:郭晋巍 市农委副主任 唐庆会 市财政局副局长 刘 峰 市畜牧业管理局副局长 王丽秀 市妇联副主席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郭晋巍兼任。 附件2: 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指导性培训任务分解表 县(市)区 指导性培训任务 基层农业 技术人员(人) 农业科技 示范户(户) 骨干专业 农民(人) 农业生产 明白人(万人) 合计 500 5000 60000 86 榆树市 100 1000 13000 22 农安县 80 800 11000 18 德惠市 80 800 10000 16 九台市 80 800 10000 16 双阳区 60 600 6000 6 朝阳区 20 200 2000 1.5 宽城区 20 200 2000 1.5 南关区 10 100 1000 0.5 二道区 20 200 2000 1.5 绿园区 30 300 3000 3 附件3: 长春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包保任务表 联系包保单位 联系包保县(市)区 合计 8个 10个 农业科研院所 1.省农业科学院 九台市 2.省蔬菜花卉研究院 绿园区 3.长春市农科院 榆树市、宽城区、南关区 农业大中专院校 4.吉林农业大学 德惠市 5.吉林大学农学部 农安县 农业技术推广单位 6.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双阳区 7.省种子总站 朝阳区 8.省农机推广总站 二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