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衢政办发〔2009〕67号

颁布部门: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法律效力

应用分类

颁布日期:2009-08-10生效日期:1900-01-01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衢政办发〔2009〕6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衢州市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八月十日    







衢州市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监察部交通运输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关于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09〕168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当前外派劳务市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对外劳务合作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生活,关系社会稳定和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正常开展以及国家形象和声誉。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因此,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工作,充分认识此次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认真按照《通知》和本工作方案要求,建立相应工作机构,严密组织实施,抓好贯彻落实。

通过此次专项行动,要加大对外劳务合作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境外就业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清理和淘汰违规开展业务的外派劳务企业和中介企业与机构,严厉打击未经批准无证无照经营对外劳务合作等各种非法外派劳务行为和以外派劳务为名从事诈骗活动,惩治违法犯罪分子,遏止违法违规蔓延势头,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得以基本好转,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建立机构,落实职责

根据《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相关部门的职能,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职责,确保我市专项行动工作落到实处。

(一)明确我市外派劳务管理工作各部门职责。

市外经贸局:负责我市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获权企业(以下简称“外派企业”)的监督检查;负责我市外派劳务人员招收备案的初审和转报工作(省商务厅负责为外派企业办理备案手续,并出具经盖章确认的《外派劳务人员招收备案表》〔以下简称《备案表》〕);负责专项行动的信息收集与上报,配合各新闻单位做好外派劳务政策的宣传。

市工商局:规范劳务中介机构严格依照外派劳务备案制度的规定依法经营;依法查处未经备案的外派劳务中介等各类非法经营行为和以外派劳务为名从事诈骗活动;依法查处虚假或未经备案外派劳务广告。

市人劳局:依法对经人劳部门备案的境内劳务中介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排查,查处违规经营境外劳务的行为;督促原经批准的境外就业中介企业做好换证工作,逾期不换证的企业要终止其外派劳务中介经营业务。

市公安局:打击外派劳务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和以外派劳务为名从事诈骗活动;在出入境管理工作中要加大外派劳务政策宣传和非法外派劳务的风险教育,严格执行外派劳务备案制度的规定,规范外派劳务的出国护照办理。

市外侨办:负责保持与驻外使(领)馆、省外侨办的联系、协调与沟通,协助查找我市非法外派劳务线索;为劳务人员代办境外工作签证时,要根据外派劳务备案制度的规定查验《备案表》。

(二)建立衢州市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部署全市的清理整顿工作。市外经贸局、市工商局、市人劳局、市公安局、市外宣办、市外侨办等6部门为小组成员单位。(具体名单见附件2)

领导小组下设协调办公室和5个工作组:

1.协调办公室:负责对各县(市、区)及市本级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负责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各部门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负责定期将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报省专项行动协调办公室。协调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局。

2.综合宣传组:由市外宣办负责落实市各新闻媒体对外派劳务的相关政策和专项行动进展情况的宣传工作;由市外经贸局负责外派劳务政策和专项行动进展情况的汇总收集,其他各有关部门予以配合。

3.无证无照经营整治工作组:由市工商局牵头,负责指导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外派劳务经营行为和虚假或未经备案的外派劳务广告。

4.违规经营整治工作组:由市人劳局牵头,负责指导各县(市、区)人劳局依法对经人劳部门备案的境内劳务中介企业自2008年01月01日以来的经营情况进行排查,查处违规经营境外劳务的行为。

5.打击外派劳务犯罪工作组: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指导各县(市、区)公安部门打击外派劳务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和以外派劳务为名从事诈骗活动,查处违反出入境管理规定的行为。

6.涉外工作组:由市外侨办牵头,负责保持与驻外使(领)馆、省外侨办的联系、协调与沟通,协助查找我市非法外派劳务线索。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协调办公室和工作组,确定联络员,并将名单于8月12日前报送市专项行动协调办公室。联系人(电话):市外经贸局外经处余白燕、李智成(3049235、8568013)。

三、科学安排,务求实效

自2009年8月4日至8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宣传、发动工作(8月4日—8月15日)。

综合宣传组、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台、网络途径,宣传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宣传外派劳务的相关政策和非法外派劳务的风险防范知识,普及防骗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能力。要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举报和监督。

(二)整治、查处工作(8月4日—8月15日)。

各专项工作组要组织市、县(市、区)有关部门开展外派劳务市场的清理整顿,全面排查外派劳务的各类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和以外派劳务为名从事诈骗活动,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整治。

(三)巩固、规范阶段(8月16日—8月31日)。

1.严格执行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定,强化外派劳务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市外经贸局要敦促我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切实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形象。

2.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的监管制度建设。各有关部门要细化落实外派劳务备案制度的操作办法,把备案制度纳入常态管理,确保我市外派劳务中介经营合法合规。充分发挥政府在外派劳务市场管理中的牵头作用,明确“谁对外签约,谁负责”和“属地”原则,落实管理责任制。

3.妥善处置各类境外劳务事件。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处置境外经贸纠纷和突发事件暂行办法》(浙政办发〔2009〕25号)要求,明确处置程序,强化预防和应急体系,建立对外劳务合作管理的常态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遇到境外纠纷和突发事件,及时处置,妥善解决。

四、掌握情况,总结梳理

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活动进展情况,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探索建立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专项行动工作取得的成果。要建立专项行动定期情况报告制度,各县(市、区)专项行动协调办公室和市各专项工作组每周三将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报市专项行动协调办公室。专项行动结束后,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要于9月4日前将本地区、本部门清理整顿工作总结报市专项行动协调办公室。市专项行动协调办公室根据《通知》要求,总结梳理我市清理整顿工作情况,于9月8日前报省专项行动协调办公室。



附件:1.《商务部 外交部 公安部 监察部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工商总局关于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商合发〔2009〕261号)

2.衢州市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领导

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附件1

商务部 外交部 公安部 监察部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工商总局

关于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

(商合发〔2009〕2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对外劳务合作是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劳务人员实现自身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增进与有关国家的友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情况是好的,大多数外派劳务企业能够遵守国家各项政策规定,规范经营,自觉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为对外劳务合作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对外劳务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境外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一定程度的蔓延势头,一些无资质企业和个人通过虚假承诺,高额收费;一些外派劳务企业违规层层转包,导致高额收费,损害了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为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为下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奠定基础,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6月10日至8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外派劳务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利益。外派劳务领域的违规违法行为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影响了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正常开展,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声誉,群众反映较为强烈,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和打击。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专项行动,要清理和淘汰一批违规的外派劳务和中介企业,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惩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强大震慑力,遏制违规违法蔓延势头,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得到基本好转,外派劳务人员和外派劳务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形成对外劳务合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局面。

结合专项行动,着力推进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部门、地方和企业的责任,加大服务、管理和规范的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切实维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促进规范发展。

二、突出重点,落实责任

(一)严肃查处外派企业违规违法行为

1.外派劳务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接受挂靠或租售经营资格的;授权或委托个人代为招收劳务人员的;向劳务人员超标准收费和收取任何形式的履约保证金的;将劳务人员管理费存入个人账户的;通过第三国中介向境外派遣劳务人员的;向国家明令暂停派遣劳务人员的国家或地区继续派出劳务人员的;招收未经培训合格的劳务人员的;未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向劳务人员虚假承诺的;外派劳务企业委托招收劳务人员的企业或单位直接对外签约和向劳务人员收取费用的;按规定需确认的外派劳务项目未经我驻外使(领)馆确认同意的;外派劳务项目未经外派劳务企业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项目审查和劳务人员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招收备案的;未为劳务人员办理合法境外务工手续的;以商务、旅游、留学等签证派出劳务人员的;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派出劳务人员超过100人时,未派驻专职管理人员的;推卸、逃避境外劳务事件处置责任的。

2.境外就业中介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未与境外就业人员签订《委托服务合同》的;向境外就业人员收取的服务费超过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的;未协助境外就业人员取得所在国的工作签证,以及工作许可或工作准证的;未协助境外就业人员直接与境外雇主签订《雇佣合同》或《劳动合同》,且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等保障条款不符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的;有关材料未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或由我驻外使(领)馆认证,并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

3.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将外派劳务单独分包或转包的;向劳务人员收取管理费的;未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未及时发放工资并指派专人负责劳务人员管理的;工程分包企业将工程和外派劳务再分包或转包的。

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清理排查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和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外派劳务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对于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应责令其限期改正;视具体情节可依法予以警告、罚款、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从事有关的经营活动;对于已经不符合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可依法撤销其经营资格。具有外事审批权、护照申办权或签证自办(代办)权的,由外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做出处罚。对违规违法的国有外派劳务企业和有关责任人,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做出相应处罚。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二)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外派劳务行为

非法外派劳务行为主要包括:未经批准无证无照经营对外劳务合作的;以旅游、留学、研修、科技文化和友好交流、劳务咨询、劳务中介、提供劳务人员、代办签证等名义变相从事外派劳务的;发布虚假外派劳务广告的;变造、伪造倒卖经营资格证书、公章、合同的;以外派劳务为名从事诈骗活动的。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商务主管部门通报的许可信息,核查、规范外派劳务企业的经营范围,依法配合商务主管部门查处无证经营违法行为,依法规范、查处取得许可但未办理相应经营范围变更的行为,依法查处虚假外派劳务广告。公安机关负责对涉嫌犯罪的立案侦查,对情节严重的案件要加强查控,防止资产转移,并依法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外事部门负责协调驻外使(领)馆配合商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提供非法外派劳务线索。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负责排查清理通过本部门管理的机构派出人员在境外务工的情况。

三、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一)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外派劳务违规违法行为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社会稳定,影响政府形象,地方人民政府要从维护稳定、规范秩序、促进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清理整顿的专门机构,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商务部要切实负起主管部门的牵头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的指导、协助、敦促和检查。

(二)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商务部门要充分利用12312举报投诉公益电话,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商务、工商、公安、外事等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互相通报非法活动线索。

(三)妥善处置境外劳务事件。商务部、外交部负责制订《防范和处置境外劳务事件的规定》,对各地人民政府和驻外使(领)馆提出指导意见,明确“谁对外签约,谁负责”和“属地”的原则,以及相关处置程序,强化预防和应急体系,落实管理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的常态工作机制,及时妥善处置境外劳务事件。

(四)加强正面宣传。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媒体,采取案例分析、新闻访谈、手机短信、编印宣传册等形式,普及防骗知识,提高群众防范能力。对违规违法的单位、企业和个人,要列入黑名单,在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www.creditsys.gov.cn)进行公布。要广泛宣传对外劳务合作政策,便于人民群众通过正规渠道出境务工。

(五)强化监督检查。监察机关要对各地区和各部门开展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拒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推卸和逃避责任、问题严重的地方和部门,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商务部要会同外交部、公安部、监察部、交通运输部、国资委和工商总局成立联合督导组,组织对重点地区开展清理整顿活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探索建立促进对外劳务合作规范发展的体制机制

地方人民政府要统筹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促进和规范,并对本地区的对外劳务合作工作负责。商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资格标准,提高准入条件,强化外派劳务培训,建立外派劳务培训机构,研究制定国别导向目录,设立专项支持资金,加大信贷、保险、税收等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建立专业外派劳务投诉援助机构和对外劳务合作商会,加强援助体系建设和行业自律。

各地人民政府要通过专项行动,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抓紧制定对外劳务合作相关法律法规打下良好基础。

各地人民政府应在9月15日前,将本地区清理整顿工作情况报送商务部,由商务部汇总后报国务院。





二○○九年六月一日    









附件2

衢州市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

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诸葛慧艳(市政府)

副组长:童子侃(市府办)

童和平(市外经贸局)

成 员:王政理(市外经贸局)

钱发根(市工商局)

李英武(市人劳局)

李 宁(市公安局)

王青阳(市外宣办)

周立年(市外侨办)

领导小组下设协调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局,王政理兼任办公室主任。






同地区相关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修订)
关于印发《浙江省城镇污水厂网系统安全隐患排查导则(试行)》和《浙江省城镇污水管网检测数据汇交入库标准(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企业导热油装置安全管理指南(试行)》等3个指南的通知
工贸类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现状评价导则(T/ZAWS 0016—2025)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建设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厂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
同专业相关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25年修订)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建设工程消防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则》和《贵州省建设工程消防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全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
大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七台河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珠海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
同行业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