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已废止)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已废止)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办字[1987]317号

颁布部门:国家环境保护局

法律效力:部门规章

应用分类:事故与应急类

颁布日期:1987-09-10生效日期:1987-09-10

  备注:此法规已于2006年3月1日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废止。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事故情况,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按照职权范围,有责任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及时、准确地报告辖区内发生的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报告 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的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第四条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根据类型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  

  第五条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据据程度分为: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二)较大 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 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  
  1.由于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 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第六条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立即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作出恰当的认定。  
  凡属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县级(含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凡属重大或特大 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均由地、市级以上的环境保护部门确认。  
  对本办法第五条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 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地、市级以上的环境保护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重大或特大事故的确认。  

  第七条 凡属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地、市级环境保护部门除应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外,还应同时报告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凡属特大 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地、市环境保护部门除应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外,还应同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八条 重大或特大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分为速报、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速报从发现事故后起,48小时以内上报;确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故处理完后立即上报。  
  速报可通过电话、电报,必要时应派人直接报告。确报可通过电话或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报告应采取适当的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影响。  

  第九条 速报内容主要包括: 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人员受害情况、捕杀与砍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等初步情况。  
  确报在速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确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第十条 报告单位应当保证报告内容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当发现报告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报告单位应立即将纠正情况如实上报。  

  第十一条 一般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纳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统计;重大和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除纳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统计以外,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每半年汇总一次,分别于7月20日以前和1月20日以前报告国家环境保护局(汇总报表附后)。  
 

同地区相关
关于印发2025年《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5年第17号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营口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2023年修订)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印发《殡葬服务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
同专业相关
阳泉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25年修订)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试点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辽宁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正负面清单》的通知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相关电子证照动态监管的通知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修订印发《北京市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业务经办细则 (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危险废物填埋白名单》《上海市一般工业固废填埋白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信用评价指标及评分细则(2025年版)》的通知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转发《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等6个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的通知
同行业相关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
台州市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规定
关于印发2025年《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城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
襄阳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隐蔽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汕头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食品品种目录》的通告